热点一:建筑业“营改增”真的减负了吗?
国家从2016年5月1日正式推行的建筑业营改增,虽然经过有关部门的不断完善,但实际效果仍然是“建筑业企业增加负担了”。
热点二:最低价中标制约了建筑业的发展
项目最低价中标,并不等于最低价结算,“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中标后的可操作空间,让有些企业不惜报出低得离谱的价格,中标后再通过所谓的“做工作”,把低价中标的损失补回来。为建筑行业配套的机电产品,同样也需要建立在利润的前提,才能确保质量的稳定。
热点三:各类保证金还有待进一步压缩和规范
以前行业各类保证金名目繁多,泛滥成灾,特别是在暖通空调行业中给企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企业参加招投标要交投标保证金,中标后要交履约保证金等等。如何优化保证金,减轻企业负担值得深思和进一步探讨。
热点四:装配式推广如火如荼
装配式施工作为建筑业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已在全国范围大张旗鼓地展开。推进建筑产业化是建筑业发展的需要,方向是好的,但一定要实事求是,做好顶层设计,从数量、位置、规模等方面做好规划工作,谨防产能过剩。
热点五:BIM技术必须大力发展
BIM技术是精细化施工的重要手段,对于解决管线碰撞、机电安装等问题有重要作用。在新的形势面前,传统的管理模式是远远不能适应了,必须要改革。
热点六:经规范清理后的PPP项目,是有实力企业的优选项目
PPP项目是BT项目的失败后的改革完善。在PPP立法出台前,建议在PPP特许权协议示范文本中对投资回报方式、价格调整和补偿方式加以明确约定。经规范清理后的PPP项目,是可以促进行业发展,造福人民的。
热点七:资质改革工作再度摆上议事日程
随着社会发展和改革的深入,资质管理工作暴露出越来越多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对照国家简政放权的“放管服”要求来讲。过去资质管理一直停留在监管二字,以监管代替发展,觉得监管到位就发展了,设置了很多专业门槛和标准,人为限制较多,存在很多无法考核真假的指标,变相养活一大批中介公司和各种事务所,让企业凭空增加管理成本,同时为甲方肢解工程提供了理由。可以通过税收反映企业的规模和社会价值,反映行业对社会的贡献,合并资质种类,设立通用资质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