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玛:对着一只手套琢琢磨磨,这很意大利……
或许是因为历代欧洲贵族对这个国度尤为青睐的缘故,意大利人对生活中的细节相当考究,即便是一只手套,保暖之外,也要与整体的衣着品味及体验相匹配。所以,从选材到成型再到后续改进,这只手套的磨练并不比“思想者”这个举世瞩目的雕塑作品少!

选材:成本是什么?我只要最好的!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在这里萌芽,却没有给意大利人锻造出“经济”的头脑。你想想,巴掌大的手套,动物毛皮不能有一点点疤痕,哪怕是苍蝇叮的。这样的动物毛皮可好找?意大利人可不考虑这些,他只要最优质的原料。

手套作为衣着的饰品,似乎没有必要做到“不差分毫”。然而,这并不是意大利人的想法。即便是制作一只巴掌大的手套,从打版到裁剪,工序也和制作一件成衣一样多。没有“差不多”,力求做到“量身定制”。而且成型之后,设计师对于手套这样的饰品的一个小装饰也会反复琢磨:可能不同的装饰,适合不同的消费者、适用于不同的场合。
经典之后:永远的改善。
意大利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奢侈品牌,每一个品牌都有一个经典款,经典之后也会有很多改良版、时尚版!产品的最终目的是要为人服务,极尽所能满足消费者需求是意大利品牌的共性。一只手套也不例外。据说,当一只手套经过反复雕琢成为消费者手上的装饰之后,设计师们会广泛搜罗其意见,哪怕微不足道,也会被重视。这并不是走量的“Plus”,而是走心的对消费者需求的满足。

意大利,一个有厚度的国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品牌。所以,资本游戏盛行之下,意大利人关心的,只是他做的手套是不是符合消费者的要求,而不是“圈地赚钱”。所以,意大利企业(即便是世界级的名牌)多为家族式的企业,这其中更多的是传承。
“意大利造”有自己独特的神韵,精美的背后是一次次对细节的较真儿和不厌其烦的打磨。从一只手套到家庭供暖系统的热源——壁挂炉,“意大利造”的精髓如影随形。


[编辑:孟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