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供热管网跑冒滴漏原因何在?城市集中供热管网为何如此脆弱?
年年都有供热企业因为供暖温度问题挨批评,年年供热纠纷不停歇。那么暖气为何成怨气?背后又有哪些深层次的原因?
为什么供热管网会如此脆弱?
每到供热季,供热管道出现的跑冒滴漏现象对于供热企业来说已成家常便饭,而爆裂现象也时有发生。据长春房地集团房屋供暖总公司相关人员介绍,他们创安分公司一次管网的长度是10公里以上,二次管网从换热站到居民楼的开栓注水量为4万吨。在2015-2016供热期,每天需要补水700吨左右。在这700吨水中,有2/3是跑冒滴漏的,还有少部分是被用户窃水。
跑冒滴漏是吉林省乃至全国供热行业存在的一个共性难题,跑掉的是热水,而后期补上的却是凉水;跑冒滴漏损失的是热能,增加的是供热企业的运营成本。而这其中,超期服役是管网爆裂和跑冒滴漏的主要原因。例如,长春市集中供热主管网主要以长春市热力集团负责供热的热电一厂、热电二厂供热主管网为主,两电厂供热主管网建设使用年限大多数都在20年以上,有的甚至长达35年。这部分管网老化、腐蚀严重。
供热管线既然陈旧,为什么不能更新?
我国多地区的管网建设费定价是由政府定价,“如果定价跟成本倒挂,或者两者之间空间很小,供热企业肯定就无法一次性投入资金去更换管网,只能逐年应急性地改造更换一部分。
近年来,各地启动了淘汰燃煤小锅炉工作,淘汰燃煤小锅炉数量颇多,且供热企业需接手其原来所承担的供热区域。这些接手的小区多为老旧小区,管网改造由热企自行承担,参建费无从收取,给国企特别是民营企业来带来极重的负担。各楼盘小区内的二次供热管网建设原则上是由房地产开发商负责建设,据了解到但在施工过程中一些开发商为追求最大利润,都最大程度地压缩成本,从而降低了工程的质量。开发商建设的管网,阀门关不严,管网接头部位也不保温,焊接质量也不过关,接手供热企业需要再次投入资金进行管网改造。
虽然这几年在政府的推动下,老旧管网的问题正逐步解决,但受近年燃煤小锅炉的淘汰和重新并网量的增大,以及开发商对二次管网建设质量的不达标等因素的影响,管网问题仍存在扩大的危险。
供热企业成本几何?
在2015年举行的长春市居民供热价格调整听证会上,长春市发改委公布了以下这组数据:2014年,长春市供热企业平均单位成本26.05元/平方米,其中燃煤锅炉单位成本是28.21元/平方米,混合供热(热电联产和燃煤锅炉)单位成本为26.35元/平方米,热电联产单位成本是21.55元/平方米。经这次听证会,长春市将居民住宅供热价格按建筑面积29元/平方米下调到27元/平方米,每平方米降价2元。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吉林省内各供热企业大多利润空间不大,但正常运行没有问题。
2003年,国家建设部的专家曾研究过供热成本以及利润点的问题,当时认为进入市场的供热企业应该给予一定的利润空间,这样才有利于其可持续发展。供热产业是一个公益性产业,是一个民生工程,不能将它推向市场后就不闻不问。成本还没收回来,就又面临这样那样的资金重负,供热企业何来发展动力?所以我们在研究这个产业的时候,要持科学发展的态度,合理研究产业政策,要科学合理地确定热价,要给企业一定的利润空间,这样供热产业才能有后劲,才能持续发展,才能保证民生。”
温度,是百姓用户衡量供热企业良心与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准;供热最低室温标准,则体现了政府对百姓的人文关怀。不少百姓一直反映室温18℃太低。那么,到底室温多少度是理想的?前不久,吉林省部分政协代表经调研认为,室温22℃才是供热“舒适”温度。那么,对于供热企业来说,这个温度在现有供热设施及条件下,能达到吗?
专家表示,22℃从理论上是可以达到的,但是涉及到两个问题需要解决。一是从热价上要做出调整,因为提高温度意味着供热成本的增加,这势必增加百姓的负担;二则虽然政府制定的最低温度标准是18℃,但实际上大多数住户基本都能达到20℃以上,甚至有的人家冬天都得开窗。据了解到目前许多供热企业的供热方式仍是粗放型的,若再提高供热标准,势必造成能源浪费,所以若想提高温度,就要首先实现智能供热,也就是说要做到对供热温度的精准调控,若达不到精准调控,温度提高了,会有更多的住房打开窗户过冬,能源的浪费是巨大的。
也有某热企负责人表示,以现在的管网条件,温度的提升肯定会造成由于管网承载力不足而加重供热管道跑冒滴漏甚至爆裂的严重现象。
最关键的是,将提高居民室温标准依法写入各省市供热条例还存在着法律障碍。我国的集中供热发展史已有30多年,但至今在供热管理方面仍没有国家级的法律法规。这就意味着各省制定的供热法规没有相应的法律支撑,而国家行业标准《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除了“冬季采暖室内计算温度应取18℃”明确规定外,还要求“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必须采取节能设计,在保证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建筑热工和暖通设计应将采暖能耗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
【编辑:暖立方壁挂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