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广东、河北等省市之后,北京也将对居民生活用气进行阶梯价格改革,并于近期召开听证会。
市发改委介绍,去年北京市574万户管道天然气用户中,有约99%为居民用户,但其中用气量最多的5%的居民家庭消费了15%的用气量,因此阶梯式起价制度将可发挥价格杠杆作用。
专家认为,根据目前已实行阶梯气价的城市方案看,一档用气量在每月15立方米至20立方米之间,按此估算北京实行阶梯气价后,可保证八成用户不受影响。
进展:北京阶梯气价改革近期听证
昨日,北京市发改委网站发布公告称,将于近期就居民生活用气阶梯价格改革方案举行听证会。
这也是北京市在实施阶梯电价、阶梯水价之后,又一次对资源型产品实行价格改革,以促进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
市发改委介绍,本次听证会共设听证参加人席位25个,全部委托市消费者协会、市人大、市政协以及有关单位推荐产生;同时设旁听席位10个、新闻媒体席位20个,公民和媒体可在规定时间内报名参加。
在听证会召开15日前,市发改委将通过其官网(www.bjpc.gov.cn)和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告听证会要点、听证人和听证参加人名单以及旁听人及媒体具体报名时间和电话等内容。
市发改委表示,民用天然气阶梯价格改革将保证绝大多数居民家庭用气价格不调整,用气不增支;同时也要体现多用气多付费,市民用气越多,价格越高。
2014年3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建立健全居民生活用气阶梯价格制度的指导意见》,其中要求,2015年底之前所有已通气城市均应建立起民用生活用气阶梯价格制度。
背景:天然气价格低易导致过度消费
国家发改委曾指出,全国民用天然气价格偏低,明显低于工商业等其他用户价格,加上交叉补贴现象严重,导致用气量越大的用户,享受的补贴越多,不能体现公平负担的原则;另一方面,低价也造成部分居民用户过度消费天然气,加大了冬季用气高峰时调峰保供的压力。
目前,北京居民天然气价格为2.28元每立方米,比工商业气价的3.78元便宜1.5元;而与上海目前实行的一档天然气价格3元每立方米相比,价格也便宜。
“影响气价的因素很多”,昨日有石油、天然气方面专家介绍,京沪天然气价的指定,也与输送管道长度等有关。
阶梯气价用气量的标准,则是按照区域家庭月均用气量确定,国家发改委要求,将分档气量分为三档,第一档按照覆盖区域80%居民家庭用户的月均用气量确定,第二档要覆盖95%用气量,超出第二档的用气部分算入第三档。
在超额价格方面,国家发改委要求第二档约为第一档的1.2倍左右,第三档约为第一档的1.5倍左右。
焦点
1天然气为何推阶梯价格?
目前价格偏低;北京用气全部来自外埠
市发改委介绍,目前北京市天然气供应区域已由城六区扩展到了除延庆外的所有郊区县,已成为全国天然气用量最大、居民用户最多的城市,用气规模的年均增长率达8.5%左右。
与之相对的是,北京天然气资源稀缺,所需天然气全部由外埠调入,虽然在2010年和2012年曾分别涨价,但与上海、广州等城市相比,价格依然较低。
“中国天然气自有资源不足,依赖进口但价格较高”,该油气专家说,因此要减少超出目标的用气量,并通过价格杠杆引导节约能源。
市发改委也介绍,此前实施的阶梯水价、电价已取得较好效果。其中,据市电力公司统计,自2012年实施居民阶梯电价以来,年节电量约6.89亿度,相当于一个装机容量15万千瓦的电厂一年的发电量。
2调价将影响多少家庭?
八成用户不会受影响;5%的家庭用了15%天然气
市发改委介绍,去年北京市管道天然气用户约574万户,其中居民用户约570万户,占总用户数的99%。
根据市发改委对居民家庭用气情况的调查,用气量最多的5%的居民家庭消费了近15%的用气量,因此建立阶梯式气价制度,将发挥价格杠杆作用,引导用气量较大的居民用户调整用气行为。
根据国家发改委要求,首档气量应覆盖80%的月均用气量,二档覆盖95%,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省市制定的标准能保证多数用户支出不增加。
“平均一档按照每月使用15立方米至20立方米制定标准”,专家称,具体标准也会因地域、经济发达程度等而有所差异。尽管北京的天然气阶梯价格方案尚未出台,但该专家分析称,可确定80%的用气花费不会受影响,“正常洗澡、生活用气不会花更多的钱。”
3供暖花费是否会大涨?
专家称若为分户取暖壁挂炉用户专设取暖标准则负担不增
市发改委介绍,北京市天然气消费季节性差异明显。以2014年为例,冬季日最高峰用气量达7800万立方米左右,夏季低谷日用气量在650万立方米左右,峰谷比达12:1。
实行阶梯气价后,取暖季中自采暖用户是否面临着更高的消费?专家透露,北京市相关部门研究阶梯气价方案时,曾讨论这一问题。
“比如陕西的方案中,会在取暖季按照4个月标准设置用量”,他介绍,这样最终自采暖用户消费基本持平。
而在北京,则需关注阶梯气价方案中,是否针对为分户取暖的壁挂炉用户设定单独取暖标准,“例如在一档气量中考虑增加相关用量”,该专家说,若有类似举措,负担就不会增加。
[编辑:孟扬]